您好,欢迎来到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院长信箱:jjglxy@sdau.edu.cn 学院公众号
学校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学院赴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开展学术交流活动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1-06 浏览次数:10

为深化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创新,10月30日,学院盐碱地学术沙龙在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东营)顺利举行。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周玉玺,学院党委书记齐清,以及研究生导师代表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科学处、创新学院相关负责人共同参加。

沙龙活动上,学院4名2025级入驻研究生依次汇报了研究进展,围绕社会科学视角下的盐碱地相关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展现了跨学科研究的初步成果与思考。

在交流研讨环节,郑军、安康、李芳等导师围绕学科交叉与校地协同育人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创新学院所搭建的交叉平台具有独特优势,人文社科研究应主动打破文理壁垒,既要“走出去”,深入田间地头把握现实问题;也要“融进来”,与自然科学领域师生密切协作,共同构建从技术突破、品牌塑造、市场拓展到政策制定的全链条研究体系,切实推动社科成果服务于盐碱地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

齐清书记对首批入驻的4名研究生表示充分肯定。她指出,盐碱地综合利用研究生创新学院是实践育人的重要课堂,社会科学类学生应主动与自然科学学科研究生交流互鉴,积极学习技术知识,深入了解农户需求,不断提升复合型能力,将平台资源有效转化为科研创新与个人成长的动力。她进一步表示,学院将持续组织更多导师围绕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开展系统研究与政策攻关,鼓励更多师生入驻创新学院,推动社科研究成果在盐三角地区落地生根、转化见效。

周玉玺副校长在总结讲话中,高度评价了入驻学生“向下扎根、向上生长”的科研精神。他强调,东营盐碱地是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重要阵地,研究工作应紧扣“技术突破+经济赋能”双主线,社会科学师生要充分利用创新学院的平台资源,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产业经济、政策构建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形成高质量研究成果。他鼓励师生进一步打破学科界限,推动社会科学与农业科学的深度融合,构建“技术研发—经济评估—政策建议”的完整闭环,切实服务于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的高质量发展。

学术沙龙结束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与学校盐碱地创新基地,近距离观察耐盐碱作物生长状态,了解土壤改良技术的实际应用成效,直观感受科研创新与田间实践的紧密结合,进一步坚定了扎根基地、协同攻关的信心与决心。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全面掌握了学生的科研进展与生活状况,也为入驻学子注入了持续奋进的科研动力,同时进一步明晰了学院未来在盐碱地研究方向与发展路径。下一步,学院将继续坚定信心,依托创新学院这一高水平平台,积极凝聚跨学科力量,为师生提供更加坚实的科研支撑与生活保障,为推动盐碱地综合治理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社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