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商学院)!
院长信箱:jjglxy@sdau.edu.cn 学院公众号
学校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经管学子赴斯洛文尼亚交流访学初体验(四)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8 浏览次数:14

杨晨辰

时光飞逝,在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的访学生活已近尾声。这半年的学习与生活,既充满新鲜与挑战,也满是温暖与感动。回顾这段日子,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体验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更在一次次尝试与突破中实现了个人成长。

本次访学期间,我主修《商务英语》《税法》和《国际商务法》三门课程,每门课都让我受益匪浅,三位老师各具特色,给我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商务英语》课程尤其令我难忘。授课老师特别关心中国学生,第一节课结束后,特意留下我们几位中国学生,耐心询问是否听懂课程内容、有无学习困难,还鼓励我们大胆开口表达、主动参与课堂互动。她教学态度认真、讲课条理清晰,且对中国文化十分友好,常与我们交流中国的发展现状与传统文化,让我们在异国他乡感受到了熟悉的亲切感。课堂上,她设计了许多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练习等互动活动,帮助我们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英语,有效提升了我的沟通能力与表达信心。每次准备小组作业和课堂展示(presentation)时,我们都会精心打磨内容,从最初登台时的紧张不安,到后来的从容自如,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对语言能力和逻辑思维的双重锻炼。

《税法》课程的老师是位极具魅力的“型男”,他举止得体、讲课风格风趣幽默,擅长将复杂的税收制度讲解得通俗易懂。课堂上,他常结合现实案例,引导我们思考不同国家税制背后的政策逻辑。在他的课堂上,我不仅对欧盟税法体系有了初步认知,还逐渐建立起理解和分析法律条文的逻辑思维。

《国际商务法》课程同样精彩。授课老师热情洋溢,且非常喜欢中国,不仅在课堂上常引用中国企业的案例,还邀请我们中国学生在课外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分享生活趣事。他十分重视跨文化理解,课上经常通过提问与学生互动,鼓励我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他的交流中,我深切感受到了平等开放的学术氛围,也更加坚定了深入学习国际法的兴趣。

 除了三位授课老师的悉心教导,卢布尔雅那大学国际事务办公室也给予了我们诸多帮助,尤其是Petra 老师。无论是选课调整、教学系统操作,还是签证续签、日常生活事务咨询,她都会第一时间耐心解答,其热情细致的态度,让我们这些远离祖国的留学生倍感安心与温暖。

课堂小组活动是访学生活的一大亮点。几乎每节课都有不同形式的小组任务,大家在合作中锻炼了沟通协作能力,也加深了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每次准备小组展示时,我们都会反复打磨内容、多次演练流程,力求表达准确、逻辑清晰。过程虽辛苦,却极大提升了我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在英语口头表达和跨文化协作方面进步显著。

学习之外,斯洛文尼亚优美的自然环境与浓厚的人文氛围让我流连忘返。卢布尔雅那这座城市虽不大,却充满艺术气息与文化魅力,街头随处可见的雕塑、喷泉,以及耳畔时常响起的音乐与笑声,共同构成了我对这座城市最温柔的记忆。学习之余,我们还抽空参观了周边的湖泊、小镇与城堡,每次短途旅行都像是给紧张的学习生活“充电”,既是对身心的放松,也是对精神的滋养。

初到异国时,我曾因英语表达不自信、文化习惯差异、学习节奏不适应等问题感到困扰。但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鼓励下,我逐渐找回了自信与勇气,也慢慢意识到:挑战本身就是成长的催化剂,克服困难的过程正是突破自我的过程。总结这半年的访学生活,我深感幸运与感恩。这段经历带给我的,不仅是几门课程的学分,更是自我认知的提升、语言能力的增强、人际交往的突破,以及对世界更宽广、更深刻的理解。我将永远铭记那些给予我帮助的老师,尤其是《商务英语》课上温暖鼓励我的那位老师—— 她不仅向我传授了知识,更在我迷茫时给予了信心与力量。

未来的路还很长,在卢布尔雅那的这半年,将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段闪亮的经历。我会带着这段珍贵的记忆,继续坚定地前行。我会带着这段记忆,继续前行。